赠成上人之云居

天上欧峰寺,人间无事僧。
偶从白沙岸,步入碧螺层。
服匿连空钵,敷罗挂瘦藤。
遥知云起处,一室掩香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成上人之云居》介绍

1. 作者简介

  • 释德洪:宋代著名诗人和画家,自号觉范、寂音尊者。出生于江西宜丰,师事三峰禅师,后因冒名剃度被判刑一年,出狱后再度游历四方,最终得度为真净圆明禅师并赐名宝觉圆明禅师。
  • 生平经历:释德洪十四岁时随三峰禅师学习,后因冒名被判刑,出狱后继续游历,曾住金陵清凉寺等名胜,后得法于真净禅师,并赐名宝觉圆明禅师。

2. 诗歌原文与注释

  • 原文:“天上欧峰寺,人间无事僧。偶从白沙岸,步入碧螺层。服匿连空钵,敷罗挂瘦藤。遥知云起处,一室掩香灯。”
  •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世间闲适的僧人,偶尔来到欧峰寺中的经历,以及他在那里的生活状态。诗中“天上欧峰寺,人间无事僧”表达了对欧峰寺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服匿连空钵,敷罗挂瘦藤”则展现了僧人简朴的生活方式;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归途的期待。

3. 诗词赏析

  • 意境与主题:本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场景。通过描绘僧人行走于欧峰寺和白云深处的情景,诗人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静的情感。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然和内心的热爱。
  • 艺术特色: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如“服匿连空钵”和“敷罗挂瘦藤”等细节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僧人生活的简朴和清静。此外,诗句的结构紧凑,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4.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 禅宗文化传承:释德洪是宋代重要的佛教禅宗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展示了禅宗思想的魅力,也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的兴盛。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文人如何将禅宗思想融入到诗歌创作中,从而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发展。
  • 文学地位:作为宋词的代表作之一,《赠成上人之云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多样性和深度,也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素材。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解读,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5. 社会背景及影响

  • 历史时期: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以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 社会反响:尽管这首诗在今天可能不为大众熟知,但它在当时却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禅宗文化和生活哲学的思考。

《赠成上人之云居》不仅展现了宋代诗人释德洪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宗教文化和社会背景。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研究宋代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