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尼昩上人

不著包头绢,能披坏墨衣。
愧无灌溪辩,敢对末山机。
未肯题红叶,终期老翠微。
余今倦行役,投杖梦烟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尼昩上人》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式上人超然洒脱性格的赞美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特点: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赠式上人》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注:王孙,指贵族子弟)
  • 翻译:在山中与尼昩上人分别后,夕阳西下,我关上柴门回家。春天的草儿明年又会变绿,贵族子弟你会不会回来呢?
  1. 诗歌赏析与背景
  • 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式上人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和洒脱性格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对未来的设想,展现了式上人的超凡脱俗。
  • 风格特征:此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深刻表达情感,反映出唐代诗歌追求自然、清新的风格特点。
  • 文化背景: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诗人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展现个性为主,这首诗正是这一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赠尼昩上人》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唐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即追求自然、清新的风格,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