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寂一闲僧,春宵清兴增。
竹窗催梦雨,兰室对祥灯。
世事知虚幻,人情剪爱憎。
短长都分定,不恨百无能。
灯花偶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灯花偶书》是诗人释德洪创作的一首短诗,展现了作者在春夜静谧中对世事和人情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宋代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观念。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释德洪(1071—1128),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江西宜丰人。他是一位工书善画的宋代诗僧,同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的诗歌创作广泛,涵盖了禅理、山水、友情等多个主题,其中《灯花偶书》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诗歌原文:岑寂一闲僧,春宵清兴增。竹窗催梦雨,兰室对祥灯。世事知虚幻,人情剪爱憎。短长都分定,不恨百无能。
诗歌解析:诗中的“岑寂一闲僧”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在宁静夜晚独自修行的僧人形象,通过这一形象反映出诗人对孤独与自我反省的思考。而“春宵清兴增”则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夜晚,因心境清明而增添了许多兴致和感慨。接下来的诗句“竹窗催梦雨,兰室对祥灯”则用自然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内心的平静。最后两句“世事知虚幻,人情剪爱憎”,则是诗人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洞察,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短暂的,人们的情绪和人际关系也是可以通过理性来判断和处理的。
《灯花偶书》不仅是一首表达禅宗思想的作品,更是一种对生活哲理的探索和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更好地领会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及其对世界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