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方游遍归来晚,闲构虚堂赎世纷。
雷转空山动林叶,雪飞乱石溅溪云。
石桥旧处龙湫吼,漱玉曾看岳色分。
拄策眼高双耳瞆,上方白塔却亲闻。
东溪僧听泉堂
介绍
《东溪僧听泉堂》是宋代诗人释德洪的一首五言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向往。《东溪僧听泉堂》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作,它还蕴含了诗人对心灵自由和超脱尘世的思考。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作者介绍:释德洪(1071—1128),又名惠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江西宜丰人。他是一位工书善画的宋代著名诗人和僧人,著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多部文学作品。
诗歌原文:《东溪僧听泉堂》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诸方游遍归来晚,閒构虚堂赎世纷。
雷转空山动林叶,雪飞乱石溅溪云。
石桥旧处龙湫吼,漱玉曾看岳色分。
拄策眼高双耳瞆,上方白塔却亲闻。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东溪听到泉水的声音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诗中的“诸方游遍归来晚,闲构虚堂赎世纷”反映了他对旅行的厌倦,而“雷转空山动林叶,雪飞乱石溅溪云”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最后两句“柱策眼高双耳瞆,上方白塔却亲闻”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艺术特色:此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生动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感官细节来描绘自然景象,如“雷转空山动林叶”和“雪飞乱石溅溪云”,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声音、视觉和触觉并存的世界之中。同时,诗中还融入了禅宗的思想,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心无旁骛的精神状态,这种境界只有通过深刻的感悟才能达到。
背景知识:宋代是一个文人墨客活跃的时代,诗人们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观察。释德洪作为一位僧人和诗人,他的诗作往往融合了佛教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风貌。《东溪僧听泉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思考。
《东溪僧听泉堂》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哲学思考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诗人展示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了解宋代诗歌文化的重要文献。对于爱好文学的人来说,阅读《东溪僧听泉堂》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诗句,更能从中感悟到生活的智慧和心灵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