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方游遍归来晚,闲构虚堂赎世纷。
雷转空山动林叶,雪飞乱石溅溪云。
石桥旧处龙湫吼,漱玉曾看岳色分。
拄策眼高双耳瞆,上方白塔却亲闻。
东溪僧听泉堂
诸方游遍归来晚,闲构虚堂赎世纷。
雷转空山动林叶,雪飞乱石溅溪云。
石桥旧处龙湫吼,漱玉曾看岳色分。
拄策眼高双耳瞆,上方白塔却亲闻。
【注释】
东溪:地名。
诸方:佛教语,指各地。
赎:赎罪、赎身。
雷转空山动林:指雷声从空而降,使山林树木为之震动。
漱玉:形容水流的清脆悦耳。
白塔:指白塔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东溪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首句“诸方游遍归来晚”,表达了诗人游历四方的经历和感受。他曾经游历过很多地方,现在终于回到了家乡,感到非常欣慰和满足。
次句“闲构虚堂赎世纷”,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他虽然曾经经历过许多事情,但现在已经回归宁静的生活,不再需要去追求世俗的利益了。
第三句“雷转空山动林叶”,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雷声在空旷的山林中回荡,使树叶也随之摇曳生姿。这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和生机。
第四句“雪飞乱石溅溪云”,进一步描绘了冬日里的美丽景色。雪花飘落在乱石之上,溅起一片片雪花,仿佛是天空中的云朵也为之动容。这让人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和美好。
第五句“石桥旧处龙湫吼”,则回忆了曾经走过的石头桥和听到的声音。龙湫是指瀑布,它曾在这个地方轰鸣,给人带来了震撼的力量。
第六句“漱玉曾看岳色分”,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他曾在这里欣赏过美丽的山水画卷,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第七句“拄策眼高双耳瞆”,则描绘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他用杖支撑着身子,眼睛注视着前方,耳朵倾听着周围的声响。这是一种专注而平和的状态。
第八句“上方白塔却亲闻”,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期待。他渴望再次踏上旅途,去探索更多的美景和奇闻。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