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慈云

门前便是小曹溪,只欠孤猿岭上啼。
水磨自鸣当浚浍,渔舟闲泊近沙堤。
经游况是闲心远,富览谁能与物齐。
一宿少留终未足,会须移锡向高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慈云》是释德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释德洪(1071—1128),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筠州新昌人,宋代著名诗僧。他的书法善画,多有著作传世,如《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
  2. 诗歌原文:《宿慈云》:门前便是小曹溪,只欠孤猿岭上啼。水磨自鸣当浚浍,渔舟闲泊近沙堤。经游况是闲心远,富览谁能与物齐。一宿少留终未足,会须移锡向高栖。
  3. 诗歌解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象中。首句“门前便是小曹溪”,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美好,小溪潺潺,似乎能听到水的自鸣声。接着“只欠孤猿岭上啼”,孤猿岭的叫声增添了一份神秘感,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水磨自鸣当浚浍”则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水声与机械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宁静的背景音。“渔舟闲泊近沙堤”则展示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渔舟轻轻停靠在岸边,沙堤上的行人来来往往。诗的后半部分“经游况是闲心远,富览谁能与物齐”,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境界,他的内心不受外界干扰,能够领略到万物的真谛。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境界的追求。

《宿慈云》不仅展现了释德洪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也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平静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值得细细品读和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