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便是小曹溪,只欠孤猿岭上啼。
水磨自鸣当浚浍,渔舟闲泊近沙堤。
经游况是闲心远,富览谁能与物齐。
一宿少留终未足,会须移锡向高栖。
宿慈云
门前便是小曹溪,只欠孤猿岭上啼。
水磨自鸣当浚浍,渔舟闲泊近沙堤。
经游况是闲心远,富览谁能与物齐。
一宿少留终未足,会须移锡向高栖。
注释:
- 宿慈云:在这里指的是诗人在慈恩寺的停留。
- 门前便是小曹溪:慈恩寺位于长安城南,门前即是小溪流过的地方。小溪名为曹溪。
- 只欠孤猿岭上啼:孤猿指山中的猿,这里指孤猿岭。孤猿在岭上啼叫。
- 水磨自鸣当浚浍:浚浍是疏通渠道,这里指水磨。水磨的声音像在鸣唤着什么。
- 渔舟闲泊近沙堤:渔民的船停泊在靠近沙堤的地方。
- 经游况是闲心远:经过这里的游玩,诗人感到心情悠闲自在。
- 富览谁能与物齐:丰富的知识和见识的人,谁能和外物相比?
- 一宿少留终未足:仅仅一晚的停留,还觉得不够。
- 会须移锡向高栖:应当把锡杖移到高处去隐居。会须,应当的意思;移锡,是指将锡杖移开;高栖,指高处居住。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慈恩寺停留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门前便是小曹溪”,描绘了慈恩寺门前就是小溪流过的景象;第二句“只欠孤猿岭上啼”,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猿在岭上啼叫的期待。接下来,第三、四句分别描绘了诗人在寺中所见的水磨和渔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