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寄老庵僧

自怜玉钵双峰信,来访牛头懒比丘。
山色深浓过夜半,月华清亮近中秋。
已欣境胜如龙阜,更觉庵幽占凤头。
梦幻此身犹且在,杖藜投老得追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寄老庵僧》是宋代诗人释德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释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工书善画,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僧。他的文学成就颇为丰富,著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多部著作。释德洪的诗歌多表现出他对佛教禅宗的理解和生活感悟。

  2. 诗歌原文:《赠寄老庵僧》是释德洪的一首代表作,全文如下:自怜玉钵双峰信,来访牛头懒比丘。山色深浓过夜半,月华清亮近中秋。已欣境胜如龙阜,更觉庵幽占凤头。梦幻此身犹且在,杖藜投老得追游。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首句“自怜玉钵双峰信”,暗示了诗人对佛学修行的认同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境界。接下来的“来访牛头懒比丘”,则描绘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感。

《赠寄老庵僧》是一首充满禅意与诗意的诗篇,它不仅展现了释德洪深邃的哲学思想,还反映了宋代诗歌艺术的繁荣景象。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从而进一步探索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