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计遮拦岁月飞,岁除江寺老垂垂。
自围红火堆危坐,熟读黄沙感叹诗。
已笑因山论肥瘠,更惊逢水说分离。
重湖去国三千里,想见残缸梦断时。
次韵宿黄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宿黄沙》是宋代诗僧释德洪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与生活哲理的思考。下面将从作品原文、作者介绍、作品赏析和写作背景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
作品原文:《次韵宿黄沙》是诗人释德洪创作的一首诗,其原文如下:
无计遮拦岁月飞,岁除江寺老垂垂。自围红火堆危坐,熟读黄沙感叹诗。已笑因山论肥瘠,更惊逢水说分离。重湖去国三千里,想见残缸梦断时。作者介绍:释德洪(1071—1128),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工书善画,是宋代著名的诗僧及画家。他不仅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深谙佛理的学者。释德洪的作品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成就。
作品赏析:此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出作者面对自然景象时的感悟和心境。首句“无计遮拦岁月飞”,表达了无法阻挡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岁月如飞,让人感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接着,“岁除江寺老垂垂”,则是对年复一年在寺院中度过的岁月所感受到的衰老与落寞。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贯穿整首诗,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写作背景:释德洪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生活经历和个人情感都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次韵宿黄沙》可能是他在某种特定心境或情境下创作的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僧人对于自然现象与内心世界的独到洞察。
《次韵宿黄沙》不仅仅是一首诗,它还是释德洪哲学思想和艺术才华的综合体现,是研究宋代诗歌和佛教文化的重要文本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也能够更好地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