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计遮拦岁月飞,岁除江寺老垂垂。
自围红火堆危坐,熟读黄沙感叹诗。
已笑因山论肥瘠,更惊逢水说分离。
重湖去国三千里,想见残缸梦断时。

【注释】

次韵宿黄沙:诗人因应和别人的诗而作。宿黄沙,即夜宿黄沙驿。黄沙驿,在今陕西宝鸡县西。

无计遮拦岁月飞,岁除江寺老垂垂:无法阻挡时间的飞逝,岁月在江边的寺庙里渐渐老去。

自围红火堆危坐,熟读黄沙感叹诗:自己围坐在用红火烤热的炉子旁,专心地读着这首诗。

已笑因山论肥瘠,更惊逢水说分离:已经对山上的泥土肥瘦嗤之以鼻,却又对水流中泥沙的分合感到惊讶。

重湖去国三千里,想见残缸梦断时:重湖(大湖)离家有三千里远,我梦见自己正在烧制瓦罐,却突然被梦惊醒了。

【赏析】

此诗为酬答《宿黄沙》一诗而作。前四句是写景抒情,点明题旨;五、六两句则是议论,感慨万千;末二句则是想象,寄托情怀,表达了一种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

首联“无计遮拦岁月飞,岁除江寺老垂垂”,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年华如飞。作者运用“无计”这一否定词,表明自己无能为力,只能任凭时光流逝,岁月蹉跎。“江寺老垂垂”一句,描绘了一幅江边古寺萧索落寞之景象。

颔联“自围红火堆危坐,熟读黄沙感叹诗”承接上文,抒发感慨。“自围红火堆”是写诗人围坐在炉旁取暖,“熟读黄沙”指读诗。这里的“黄沙”并非实指黄河,而是泛指沙尘,意指战乱年代所留下的荒凉景象。

颈联“已笑因山论肥瘠,更惊逢水说分离”承前而来,进一步抒发感慨。“已笑”表示无奈的叹息,“更惊”表现出意外的震惊。这两句是对前两联的深化和拓展,由“无计”到“自围”,再到“熟读”,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可奈何。

尾联“重湖去国三千里,想见残缸梦断时”以景结情。“重湖”指洞庭湖。“残缸”代指瓦罐。这里化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诗意,表达了诗人对故土难舍之情。尾联通过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故土难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