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思禹兄见怀

刺桐花映野蔷薇,湘水侵门过客稀。
此日音书经岁隔,何时麈尾对君挥。
楼高三楚天空阔,夜久千岩月正晖。
我托丛林如越鸟,南枝虽稳亦思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思禹兄见怀》是诗人释德洪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释德洪(1071—1128),又名惠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是宋代著名的诗僧。他不仅是工书善画的文人,还是一位深谙禅宗哲理的宗教学者。他的诗歌创作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2. 诗歌原文及译文:《次韵思禹兄见怀》是一首充满禅意与诗意的七言律诗。其原文如下:
    刺桐花映野蔷薇,湘水侵门过客稀。
    此日音书经岁隔,何时麈尾对君挥。
    楼高三楚天空阔,夜久千岩月正晖。
    我托丛林如越鸟,南枝虽稳亦思归。

  • 原文:刺桐花映野蔷薇,湘水侵门过客稀。 此日音书经岁隔,何时麈尾对君挥。 楼高三楚天空阔,夜久千岩月正晖。 我托丛林如越鸟,南枝虽稳亦思归。
  • 译文:刺桐花与野蔷薇相映成趣,湘水悄然流过门前无人之境。时光流转,书信隔绝已一年有余,何时能手持麈尾与你共论高下?高楼直插云霄,俯瞰楚地;夜幕降临时,千座山峰的月光照得明亮而辉煌。我如同栖息于丛林中的越鸟,尽管暂时安稳,心中仍时刻思念着回归故土的道路。
  1.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抒发诗人的情怀。首联“刺桐花映野蔷薇,湘水侵门过客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离愁的氛围。颔联“此日音书经岁隔,何时麈尾对君挥”则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颈联“楼高三楚天空阔,夜久千岩月正晖”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作为背景,进一步凸显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尾联“我托丛林如越鸟,南枝虽稳亦思归”则以鸟儿归巢作比,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归属感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2. 写作背景:据历史记载,释德洪与当时的另一位著名诗人——苏轼有过一段深厚的友谊。苏轼在《次韵思禹思晦见怀二首·其一》中提到了这位诗人,并表达了对他诗才的赞赏。因此,可以推测《次韵思禹兄见怀》的创作很可能受到苏轼等人的影响,同时也可能是为了回应或赞美苏轼的诗作。

《次韵思禹兄见怀》不仅因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哲学内涵而备受推崇,也因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情感深度而成为研究宋代文化和禅宗思想的重要文献。对于热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精神盛宴和文化探索之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