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花映野蔷薇,湘水侵门过客稀。
此日音书经岁隔,何时麈尾对君挥。
楼高三楚天空阔,夜久千岩月正晖。
我托丛林如越鸟,南枝虽稳亦思归。

诗句释义

1 刺桐花映野蔷薇:刺桐(又名木槿)的花,在春天开放时,花朵色彩艳丽,常常被用来装饰和美化环境。这里提到“刺桐花”,意味着诗人身处一个充满自然美景的地方。而“映”字则表达了花与周围的景色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1. 湘水侵门过客稀:湘水是一条流经湖南省的河流,它在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所在地靠近湘水或者有一条河流贯穿其地。这里的“门”可能是诗人住所或者工作地点的象征。这句话描述了由于时间的变化,来拜访的人变得稀少,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分离或者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2. 此日音书经岁隔:这句话表明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相隔的时间之长。”音书”指的是信件或消息,”经岁”是指经过一年。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因为长时间没有联系而产生的孤独感。
  3. 何时麈尾对君挥:麈尾是一种古代文人常用的文房四宝之一,象征着文化和学识。这里“对君挥”可能意味着诗人希望与友人相见,并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学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4. 楼高三楚天空阔:这里的“楼”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居住的高楼或者建筑,位于高处,视野开阔,能够俯瞰整个地方。“楚”是中国的一个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具体位置。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开阔的视野和高远的境界,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所在环境的欣赏和自豪。
  5. 夜久千岩月正晖: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时分的景象。“千岩”指的是众多的山岩,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居住的地区有众多的山岩。“月正晖”指的是月亮明亮照耀,这里强调的是月光的明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宁静夜晚的喜爱。
  6. 我托丛林如越鸟:这里的“丛林”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居住的森林或者树木丛生的环境。“越鸟”指的是生活在南方的一种鸟类,这里可能用来形容诗人所处的环境或者生活状态。这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适应和热爱。
  7. 南枝虽稳亦思归:这句诗中的“南枝”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居住地区的南方枝条或者南方的生活状态。“亦思归”表达了诗人虽然暂时安于现状,但仍然有一种回家的强烈愿望。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归属感。

译文

刺桐花在野蔷薇旁绽放,湘水边门前行人稀。
这日书信断绝已一年,何时才能挥麈尾与你相见。
高楼矗立在广阔的楚地天空下,漫长的夜晚里千岩的月光格外明亮。
我在茂密的丛林中如同越鸟般栖息,南边的树枝虽然稳定却也想念着回家的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友谊和生活的深刻思考。首句中的刺桐花和野蔷薇,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为全诗奠定了温馨和谐的背景。次句通过对湘水的描述,表达了与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增加。第三句“此日音书经岁隔”直接点明了长时间未联系的事实,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接下来的两句分别描绘了时间和环境的美好,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望。最后两句通过高楼和夜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归属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人文情怀,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