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山浅北山深,深处开轩更茂林。
作夏悬知成契阔,扁舟乘兴一相寻。
灯青竹屋风雨夕,溪绕石门乡井心。
投老都忘身是客,坐中谈笑尽吴音。
送谊叟归北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谊叟归北山》是宋朝诗人释德洪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从作品原文、作者背景、作品赏析以及创作风格等方面进行介绍:
作品原文:南台山浅北山深,深处开轩更茂林。作夏悬知成契阔,扁舟乘兴一相寻。灯青竹屋风雨夕,溪绕石门乡井心。投老都忘身是客,坐中谈笑尽吴音。
作者背景:释德洪,宋代著名僧人,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生于江西宜丰,工书善画,擅长诗词。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成就,还是一位禅宗大师,其著作如《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等皆为后世传颂之作。
作品赏析: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著称。首句“南台山浅北山深”便勾勒出一幅山色各异的画面,南台山虽然不如北山深远,但景色却更加明媚。接着,“深处开轩更茂林”描绘了更深一层的空间里,树木茂盛的景象。“作夏悬知成契阔,扁舟乘兴一相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牵挂以及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而“灯青竹屋风雨夕,溪绕石门乡井心”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最后,“投老都忘身是客,坐中谈笑尽吴音”反映了释德洪虽身处异地,仍保持着与友人亲切的交往,体现了他深厚的友情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创作风格: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释德洪的山水诗特色,同时也融入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他的诗歌常常带有浓郁的个人色彩,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情感,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作为僧侣的他,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时,也不失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
释德洪的《送谊叟归北山》不仅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深受人们喜爱,更是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释德洪的思想情感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