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淳长老住明教

三玄三要古难分,劈破从教剔突崙。
父母未生前一笑,言诠不到处重论。
椎开临济百年意,推出汾阳六世孙。
何用老婆更饶舌,暗中五色自成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太淳长老住明教》是释德洪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释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他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兼画家,工书善画。其作品包括《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和《禅林僧宝传》等,显示了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才华。

  2. 诗歌原文:三玄三要古难分,劈破从教剔突崙。 父母未生前一笑,言诠不到处重论。 椎开临济百年意,推出汾阳六世孙。

  3. 诗作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三玄三要”的解读,表达了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以及对佛教哲理的思考。诗中的“三玄三要”指的是佛教的核心教义,即“般若”(空性)、“中道”(不偏不倚)、以及“禅定”(专注修行)。释德洪通过这些概念的阐述,展示了他深刻的宗教哲学见解。

  4. 创作背景:释德洪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文化鼎盛的时代。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哲学思考。在佛教禅宗影响下,他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宗教色彩,这也是他能成为一位多才多艺文人的原因之一。

  5. 历史影响:释德洪的文学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赏和传播。例如,《送太淳长老住明教》就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篇,它体现了他对于禅宗思想的理解及其对佛教经典的独到见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诗歌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和佛教思想的宝贵资料。

释德洪的《送太淳长老住明教》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宗教内涵的诗歌,也是了解宋代佛教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思想观念和艺术追求,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