惮暑不成行,故人留我止。
携襆入山家,栖息良有以。
倚槛赋新诗,衔觞亦云屡。
荏苒送长日,烟华发红蕊。
明月忽复盈,秋深入池水。
舣楫章江湄,振衣还欲起。
岂不念欢爱,行役曷能已。
黾勉赴前期,云山自兹始。
题灵山道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灵山道院是清代诗人吴绮的作品,而非唐代许浑的诗作,且该作品为吴绮的《林蕙堂集》中的一篇。下面是对吴绮的介绍:
吴绮的生平与成就:吴绮(1619年-1684年),字园次,号丰南、听翁和红豆词人。他出生于清江苏江都,早年通过科举进入官场,担任过秘书院中书舍人和湖州府知府等职,因失上官意被罢黜。吴绮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其诗词骈文皆有盛名。他的代表作品有《林蕙堂集》及其诗集《艺香词》。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吴绮的才华,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题灵山道院》的主要内容:吴绮的诗作《题灵山道院》表达了他游览灵山道院时的心情和所见所感。诗中提到“惮暑不成行,故人留我止”,表现了诗人旅途受阻,未能畅游山水的遗憾和无奈。随后,诗人进入山家小憩,倚栏赋诗,饮酒吟诗,享受片刻的宁静与闲适。随着时间的流逝,明月升起,秋意渐浓,诗人不得不收拾行囊准备启程,云山开始迎接他的到来。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行役之苦的矛盾心理。
诗作的艺术特色:《题灵山道院》作为一首七言律诗,以其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而著称。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明月升空、秋水入池、红蕊绽放等,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感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时间和旅行的哲学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力。
《题灵山道院》不仅是吴绮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体现,更是清代文人生活风貌和文化氛围的一个缩影。通过阅读这首古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他们对于自然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