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淳真似故丘,茅茨结处自深幽。
竹西邻舍颇相近,客至须供良甚谋。
灯火夜窗衣自补,丰登秋亩稻重收。
安闲有此支馀岁,更欲驱驰亦谬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风物淳真似故丘,茅茨结处自深幽。
竹西邻舍颇相近,客至须供良甚谋。
灯火夜窗衣自补,丰登秋亩稻重收。
安闲有此支馀岁,更欲驱驰亦谬悠。
吾山风物如故园而甚僻余居月馀爱之将此卜居二首 其二’是一首描写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的诗歌。这首诗出自明代李梦阳的《卜居》。
李梦阳(1473年-1529年),字献吉,号空同子、东岗居士,汉族,祖籍弘农(今河南荥阳市),出生于湖北麻城。明代中期著名文学家,后七子的领头人物之一,与杨士奇、杨荣、徐有贞合称“三杨”,亦与边贡、王九思等并称为“七才子”。他曾任左春坊大学士。其诗作多以政治为题材,尤能体现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