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淳真似故丘,茅茨结处自深幽。
竹西邻舍颇相近,客至须供良甚谋。
灯火夜窗衣自补,丰登秋亩稻重收。
安闲有此支馀岁,更欲驱驰亦谬悠。
【注释】
淳真:朴实纯真。丘:坟墓,这里指山冈。茅茨:草屋或茅草盖的屋顶。结处:聚居之处。深幽:幽深宁静。
竹西:地名,在苏州城西。邻舍颇相近:邻居家也很接近。客至须供良甚谋:客人来了必须好好招待,谋划周到。
灯火夜窗衣自补:夜晚灯下缝纫补衣,形容勤勉。丰登:庄稼丰收。秋亩:秋天里的农田。稻重收:稻谷再次成熟,收获丰富。支馀岁:多余的时间。谬悠:闲暇自在的样子。
【赏析】
此为作者晚年隐居苏州时所作之诗的第二首。首二句写景:山中风物淳真似故园,茅草屋舍住得清幽而寂静。“风物”二字点题,表明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三、四两句写人:邻近的竹西村,与自家也差不多近些;到他家作客,一定要准备周到,招待得非常热情。“客至”二句是说,到了人家,主人一定热情接待,殷勤款待。
五、六两句写事:家中只有一盏油灯,夜晚灯下我忙着缝补衣服。“夜窗”点出时间是在晚上,“衣自补”说明生活俭朴,勤劳节俭的生活态度。
后两联写景抒情:农事丰收,日子过得富足有余。闲散无事,可以驱驰遨游,享受自由自在的时光。“更欲驱驰亦谬悠”,意谓想再出游,也是枉然徒劳的了。
全诗语言平实,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