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于世已无求,况有村原事事幽。
乞谷住山真素志,栽田博饭是良谋。
别坡笋蕨春兼采,绕舍桑麻岁倍收。
强健自能营饱暖,尘埃回首谩悠悠。
【注释】吾山:指作者的家乡。生:出生。无求:没有追求。事幽:事物幽雅。乞谷:向人求助。住山:住在山上。素志:素朴的志向。栽田:在山里开垦田地。博饭:种稻以充饥。别坡:另处山坡。笋蕨:竹笋、蕨菜之类的山野菜物。春兼采:春天时同时采摘。绕舍:环绕着屋舍。桑麻:蚕丝和麻类植物。岁倍收:年年丰收。强健:身体健康。营饱暖:经营温饱,生活安定。尘:尘土。回:回头。悠悠:悠闲自得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隐山林,与世隔绝,远离了官场的喧嚣后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惬意和满足,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厌恶和厌倦。
首句“此生已无求”,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他认为人活着,不应过于执着于名利权位,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的人生哲学。
第二句“况有村原事事幽”,进一步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他看来,隐居生活远离尘嚣,能够让人更好地感受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真谛。这种生活方式也符合他一贯倡导的自然和谐的理念。
第三句“乞谷住山真素志”,则直接点明了他选择隐居的原因。他深知自己并非出于功利目的,而是真正出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
第四句“栽田博饭是良谋”,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和实践。他认为,通过种植作物来获取食物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既能保障自己的温饱,又能避免过多的物质追求所带来的烦恼。这种生活方式既符合自然规律,又有利于身心健康。
第五六两句“别坡笋蕨春兼采,绕舍桑麻岁倍收”,则是对他隐居生活的生动描绘。他在山里开设了一片土地用来种植农作物,春夏秋冬都能看到他的劳动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为他提供了生活所需的粮食,还让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和生命的奇迹。
最后一句“强健自能营饱暖,尘埃回首谩悠悠”,则表现了他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满足和自豪。他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对人生的追求和理想,达到了心灵的自由和安宁。虽然身处尘世,但他却能超然物外,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和生命的奇迹。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它不仅是一首田园诗作,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