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居端若寄虚舟,三峡词源日倒流。
惯与衣冠游泮水,坐看图史认瀛洲。
胸中耿耿观澜术,物外悠悠涉世谋。
莫谓纵横止容膝,济川林叶此中求。

【注释】

王教授:即王介甫,北宋政治家,诗人。

艇斋:船舱中的书房,这里指王介甫的书房。

宴居:闲暇之时。端若:端正的样子。寄虚舟:寄托在船上。

三峡词源:长江三峡的源头,这里指庐山。日倒流:指庐山瀑布如从天降,日夜不停。

衣冠游泮水:指王介甫曾与士子们一起在泮水中游玩。泮水,古代学宫前池塘,是学子们读书的地方。

图史:指历代帝王的画像、文字和史籍,泛指历史典籍。瀛洲:传说中的仙山名,这里指代仙境。

胸中耿耿观澜术,物外悠悠涉世谋;耿耿:清晰明了的样子。观澜术:指观察事物的方法或眼光。物外:超脱物外的境界。涉世谋:涉及世间事务的策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心胸开阔的人能够清晰地观察事物,并制定出超脱世俗的策略。

莫谓纵横止容膝;莫谓:不要说。止:只、仅。容膝:狭小的空间,形容范围小。纵横:指仕途中的升迁和沉沦。

济川林叶:比喻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济:救济,治理。林叶:树木枝叶,比喻国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不必认为只有局限在小小的范围内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之作,通过赞颂王介甫的胸怀和才华来表达作者自己志向远大、欲建功立业的愿望。

诗一开始,“宴居端若寄虚舟”,描绘了王介甫闲暇时的闲适之态和寄情山水的情怀。接着以“三峡词源日倒流”来形容王介甫的才思如同长江流水一般源远流长,不可遏止。

接下来两句,“惯与衣冠游泮水,坐看图史认瀛洲”,则赞美王介甫与士子的交往以及他对历史的深入了解。这两句诗既表现了王介甫的儒雅气质,也表达了他对于国家的关心和责任感。

第三联:“胸中耿耿观澜术,物外悠悠涉世谋。”进一步揭示了王介甫的抱负和智慧。他有着清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洞察世事,制定出正确的策略。这种胸怀和智慧正是作者所向往的。

最后一句“莫谓纵横止容膝”,则是对王介甫的高度赞美。他认为王介甫不仅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而且还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不应该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王介甫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有作为者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个人理想的渴望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