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循道父挽辞二首 其二

一生纯德无遗恨,千字埋名有逸辞。
墓隧嫩泉谁种玉,书斋子砚自生芝。
音容已作终天痛,岁月真成罔极悲。
拥鼻功名知不免,空将泪眼看风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邓循道父挽辞二首·其二》是宋朝诗人释德洪的诗作。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一个人物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韧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苦冰洁檗是行藏,一节无求老更刚”,通过使用冰雪和檗树等象征性元素,表达了人物对简朴生活的坚守与对世俗欲望的超然。这样的比喻不仅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坚定和刚毅,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性格特点。

“好在缙绅师俭德,尚馀闾里说谦光”则反映了人物在社会中的影响和地位。这句话表明,尽管他已经离开人世,但他的品德和谦逊仍然被人们传颂,成为了邻里间议论的话题。这种影响和赞誉不仅证明了人物生前的善行,也展示了他在社会中的崇高形象。

“阴功隐秘天应录,遗训丁宁世共伤”,进一步强调了人物生前所做的善事得到了上天的庇佑和后世的认可。这里的“阴功”指的是那些不为人所注意、但能产生长远影响的好行为,而“遗训”则是指那些虽已去世但仍值得后人铭记的教诲。诗人通过对这些善举的描述,展现了人物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勿谓不身尝报施,故应遗泽在诸郎”,则是诗人对人物生平的总结和感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物生前不曾亲自回报社会恩惠的遗憾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他遗泽流芳的期望。诗人希望这位人物的精神能够继续传承下去,激励更多的人去践行善行、传播正能量。

《邓循道父挽辞二首·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哀悼之情的作品,更是一首蕴含深刻道德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歌。通过对人物的赞美和对其品德的歌颂,诗人传递了对于坚持道德操守、追求精神境界的积极倡导。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较高的思想深度,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