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八景 其八 平沙落雁

寂寞蒹葭乱晚风,江波潋滟浸秋空。
横斜倦翼归何处,一点渔灯杳霭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平沙落雁”是潇湘八景之一的文学作品,它出自宋朝释德洪之手。

《潇湘八景·其八·平沙落雁》是宋代诗人释德洪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平沙落雁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审美情趣。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释德洪(一七一~一二八),俗姓喻,江西宜丰县人,年幼时即依三峰禅师为童子。在宋哲宗元祐四年(一 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时,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后随真净禅师迁至庐山归宗寺。他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当时禅宗文化与自然景观的交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

  2. 诗歌原文:《潇湘八景·其八·平沙落雁》中,“寂寞蒹葭乱晚风,江波潋滟浸秋空。”描写了傍晚时分的萧瑟景象,而“横斜倦翼归何处,一点渔灯杳霭中。”则表达了对归鸟归航方向的遐想。

  3. 文化意蕴: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诗中的“寂寞”、“落雁”等词汇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世事无常的哲学思考。

《潇湘八景·其八·平沙落雁》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更是一种文化和审美的追求。通过阅读和欣赏这类诗文,不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