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蒹葭乱晚风,江波潋滟浸秋空。
横斜倦翼归何处,一点渔灯杳霭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的内容、手法进行。首先理解诗歌内容: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初冬的潇湘景色图。首句“寂寞蒹葭乱晚风”,点明季节是秋末冬初。次句点出地点是潇湘,以“蒹葭乱晚风”烘托萧瑟的气氛。第三句“江波潋滟浸秋空”,写景中暗写诗人的心境,“江波潋滟”是说江水在秋风的吹拂下荡漾,“浸秋空”是说江水浸入秋天的空中。第四句“横斜倦翼归何处,一点渔灯杳霭中”,写残阳落照,倦鸟归巢;渔人收网归家。最后一句“一点渔灯杳霭中”,是说天色昏暗,渔灯隐约可见。

【答案】

示例一:

译文:寂寞的芦苇丛里,一阵晚风吹过,飒飒作响。江水波光粼粼,映入天空,倒映着苍茫的秋空。一群鸟儿

疲倦地飞回巢中,天边那一抹淡淡的余辉,似乎在告诉人们夜幕即将降临。远处的渔夫,驾着小船收工归来,点点渔

火在黑暗中隐隐约约,时隐时现。

注释:平沙落雁:平沙,指沙滩上的沙石;落雁,指飞过的大雁。诗题即取此二词。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中描写了深秋时节湖上黄昏时分,大雁排成人字形,在寒风中向南飞去,而作者则伫立在平沙之上,目送着大雁远行,不禁感慨万千。全诗语言清丽,意境幽雅,富有情趣。

示例二:

译文:寂寞的芦苇丛里,一阵晚风吹过,飒飒作响。江水波光粼粼,映入天空,倒映着苍茫的秋空。一群鸟儿

疲倦地飞回巢中,天边那一抹淡淡的余辉,似乎在告诉人们夜幕即将降临。远处的渔夫,驾着小船收工归来,点点渔

火在黑暗中隐隐约约,时隐时现。

注释:①蒹葭:泛指水边或池边的芦苇。②晚风:秋风。③潋滟:水波闪动的样子。④秋空:秋天的天空。⑤横斜:

指大雁飞行的姿态。⑥杳霭:模糊暗淡貌。⑦杳霭中:指夜色之中。

赏析:“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诗人由眼前之景生发想象,想到蒹葭与芦苇丛,再联想到蒹葭丛中的候鸟,这一系列联想

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秋天,于是,诗人便将目光转向远方,看到那群大雁正朝着南方飞去。这时又从“蒹葭荻芦”“江

波潋滟”等意象中,联想到自己此时身处潇湘一带的情景。于是诗人就在这一片萧瑟、凄冷、寂寞的气氛中,写下了“平

沙落雁”这一佳作,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生命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

译文:江水在秋风中荡漾,映入了无边的秋空。一群疲惫不堪的大雁,正朝着南方飞去;暮色渐浓,天边那一抹淡淡的晚霞,似

乎在告诉人们夜幕即将降临。远处的渔民正在收网回家,他们驾着小船驶向渔港;渔船上燃起了点点灯火,在黑夜中时隐

时现。

注释:①江波潋滟:形容江水波光闪闪。②平沙落雁:落雁,指大雁。③江天一色:江水与天空融成一色。④渔火:

渔人的灯火。⑤渺渺:形容水面宽阔,渔火显得非常渺小。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河上黄昏时分,一行大雁排成人字形,在寒风中向南飞去,而作者则伫立在平沙之上,目送着大雁远行,不禁感慨万千。全诗语言清丽,意境幽雅,富有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