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锦复不缛,何时乃能破。
试语行脚人,且在此间坐。

【注释】

棕团:这里指用棕榈制成的团扇。不锦复不缛,何时乃能破:意为棕榈团扇既没有华丽的装饰,又没有复杂的图案,怎样才能打开它呢?

试语行脚人,且在此间坐:试着和那些四处云游的人说一说,他们在这里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以棕榈团扇为题,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持的情怀。

首联“棕团”句写棕团扇的特征。“棕团”是制作团扇的原料。棕树生长在热带地区,树干上长满粗糙不平的刺,取其皮纤维制成团扇,既结实耐用,又不易磨损,因此,团扇便成了人们喜爱的用品。“棕团”句中的“不锦复不缛”即指棕榈团扇既无锦缎般华美的花纹,也无绣罗般繁复的图案。作者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如此朴素的棕榈团扇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颔联“试语行脚人”句,承上启下,提出一个设问,并顺势引出下文。所谓“行脚人”,是指云游四方的僧人。“试语”者,试探或请告之意。“行脚人”在这里并不是实指,而是用来比喻那些四处云游的僧人,他们常常在旅途中歇息,所以这里说“且在此间坐”。这一设问句表明了作者对棕榈团扇的喜爱之情,并暗示出他渴望像这些僧人一样能够自由自在地漫游四方,不受拘束。

颈联“何时乃能破”句,进一步发挥颔联设问之意。“何日”是疑问词,意为什么时候。“破”即打开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打开这把棕榈团扇呢?”从字面上看,这似乎是在询问棕榈团扇何时可以被打开的问题。然而,实际上却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于如何打破世俗束缚、实现理想抱负的深深忧虑。作者担心自己像这把没有华丽装饰且没有繁琐图案的棕榈团扇一样无法突破困境,最终只能困守一隅。这种忧虑与担忧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渴望能够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自己无法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因此,他只能在这把棕榈团扇前沉思冥想,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尾联“试语行脚人,且在此间坐”句,回应了前面的设问,并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棕榈团扇前思索的场景。“试语”者,试探或请教之意。“行脚人”在这里仍然是用来比喻那些四处云游的僧人。“且在此间坐”则意味着作者选择在这里坐下歇息,以便更好地思考问题。这里的“此间”指的是作者所居住的地方。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棕榈团扇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在棕榈团扇前思索时的心境。他既羡慕那些云游四方的僧人能够在旅途中休息,又为自己的困境而忧虑。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他在棕榈团扇前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