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诗 其二

种荷塘水里,莫种小桥前。
花开同一藕,分作两边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怨诗 其二》是南北朝时期江总的作品,通过女子的口吻表达被休弃的怨愤和怀才不遇的感情。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采桑归路河流深,忆昔相期柏树林。奈许新缣伤妾意,无由故剑动君心(1)。新梅嫩柳未障羞,情去恩移那可留。团扇箧中言不分,纤腰掌上讵胜愁(2)。

  2. 诗歌注释

  • 奈许新缣伤妾意:意为“奈何允许新绢伤害了我的心”;
  • 无由故剑动君心:意为“没有理由让旧剑触动你的心思”;
  • 新梅嫩柳未障羞:意为“新长出的梅花嫩柳还遮不住我的羞涩”;
  • 情去恩移那可留:意为“情意已去,恩爱已变,哪里还能留住”;
  • 团扇箧中言不分:意为“在团扇的小盒子里,言语无法分辨清白”;
  • 纤腰掌上讵胜愁:意为“纤细的腰身在手上,哪能承受这忧愁”。
  1. 诗歌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常常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个人情感。而江总作为一位宫廷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面貌和个人的心声。

  2. 艺术手法

  • 以物喻人:全诗通篇采用以物喻人的艺术手法,借女子眼中所见之景来反映她内心的哀怨和无奈。
  • 含蓄表达:通过细腻的描述和隐喻,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读者能够深入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怨诗 其二》不仅是一首情感充沛、艺术性高的诗作,更是南北朝时期文人对社会现实和个体命运深刻反思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反映的社会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