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清霜两鬓侵,快逢佳节且登临。
空传白雪无馀迹,不负黄花独此心。
短发早知羞未己,壮怀徒抱不堪吟。
从来秋色关天地,一会龙山直至今。
九日同人梅花岭登高分韵得十二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同人梅花岭登高分韵得十二侵》是清代诗人吴绮的作品,全文如下:正见清霜两鬓侵,快逢佳节且登临。空传白雪无余迹,不负黄花独此心。短发早知羞未已,壮怀徒抱不堪吟。”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秋高气爽的佳节时节与同好之人一起登山赏景的愉悦心情。诗中“正见清霜两鬓侵”,描绘了秋天特有的景象,即清冷的霜气侵袭着两鬓,展现了一种深秋的氛围。同时,“快逢佳节且登临”表达了作者与同好共度佳节时的欢愉和对登高远望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空传白雪无余迹”,可能是在用雪花比喻自己的才情,意指自己虽然满腹才思,却不希望这些才华被埋没或遗忘。这与诗人可能所处的一个需要展现才华却难以得到认可的时代背景有关。这种表达方式既显示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也隐含了一丝无奈和悲凉。
“不负黄花独此心”中的“黄花”一般指代菊花,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不辜负这个季节的美好,独自欣赏着菊花的美丽。这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坚定。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面对困境仍保持高尚品质的决心。
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自己对于才华无法得到赏识的无奈。“短发早知羞未已,壮怀徒抱不堪吟”,这里的“羞未已”可能是指对自己的才德感到羞愧,而“不堪吟”则表达了诗人因才华未被赏识而产生的失落和哀愁。
《九日同人梅花岭登高分韵得十二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在那个时代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