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感次东湖韵 其三

矫首鹓鸾满大都,山中音信竟全无。
交游此日空三径,骨相从来合五湖。
月上更怜秋水阔,天高何碍暮云孤。
香龛经卷年时好,弥勒犹能伴老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感次东湖韵 其三’是吴绮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吴绮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吴绮,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吴绮出生于台湾彰化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并积极参与科举考试,最终在光绪十五年中进士。

  2. 诗歌原文
    寒梧瘦竹弄秋晖,小径蓬生过客稀。老子自应甘墨守,道人无复想雄飞。灯前酒竭青磁瓮,雨后泥深白板扉。尽日弹琴无一事,双眸长送晚鸿归。

  3. 诗歌解析

  • 寒梧瘦竹弄秋晖: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意渐浓的画面,寒风中的梧桐与瘦竹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
  • 小径蓬生过客稀:描述的是一条偏僻而荒凉的小径上,几乎没有行人经过,突显出一种孤独与寂静之感。
  • 老子自应甘墨守:这里的“老子”指的是隐居不仕的贤者,他选择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甘于淡泊的生活,不受世俗纷扰。
  • 道人无复想雄飞: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道士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
  • 灯前酒竭青瓷翁,雨后泥深白板扉:描述了诗人在灯前饮酒至尽,以及雨后泥泞难行的状况,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尽日弹琴无一事:尽管终日弹琴无所事事,但诗人的心灵却得到了一种超脱和宁静。
  • 双眸长送晚鸿归:诗人的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大雁,象征着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自由的向往。
  1. 主题思想: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和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名利看淡、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

《秋感次东湖韵 其三》不仅是一首诗文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文字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吴绮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