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首鹓鸾满大都,山中音信竟全无。
交游此日空三径,骨相从来合五湖。
月上更怜秋水阔,天高何碍暮云孤。
香龛经卷年时好,弥勒犹能伴老夫。

矫首鹓鸾满大都,山中音信竟全无。

交游此日空三径,骨相从来合五湖。

月上更怜秋水阔,天高何碍暮云孤。

香龛经卷年时好,弥勒犹能伴老夫。

注释

第一句:

  • 矫首:抬头仰望
  • 鹓鸾:指古代官帽上的凤凰图案,象征着高贵与尊严
  • 大都:北京,即首都
  • 山中:指作者隐居的地方
  • 山中音信:指与外界失去联系,音讯全无
  • :完全,彻底
  • 空三径:形容生活简朴,无世俗烦扰
  • 骨相:这里指人的相貌和气质
  • 骨相从来:指天生的资质和性格
  • 合五湖:意指与自然和谐相处
  • 月上:月亮升起
  • 更怜:更加喜爱
  • 秋水阔:秋天的水特别宽,比喻心情也随着季节变换而变化
  • 天高:天空的高远,比喻心情开阔
  • 何碍:没有什么妨碍
  • 暮云孤:傍晚时分的云彩显得格外孤独
  • 香龛:佛教中的供佛之座
  • 经卷:佛教经书或梵文典籍
  • 年时:每年的这个时候
  • 弥勒:佛教中的一种菩萨,代表慈悲与智慧
  • 犹能:还能
  • :陪伴
  • 老夫:作者自称

译文

抬头仰望,京城中满眼尽是高贵的鹓鸾;但山中却失去了所有的消息,我的生活变得如此简朴。曾经的交游如今都消散在了荒野之中,我的骨骼和气质似乎与自然的五湖相合。月光照耀下,水面更加宽广,天空显得高远,没有一丝云彩遮挡。我更喜欢这广阔的秋夜和孤独的晚云。香龛前,那些经卷依然每年准时地被点燃,我仍然期待着弥勒菩萨的陪伴,希望在晚年能够有他的陪伴和指引。

赏析

《秋感次东湖韵其三》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自己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京城与山中的生活差异,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纷扰的厌倦。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对于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脱。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不满,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