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次石淙杨先生韵

北固青青犹似昔,我来登眺巳多年。
论兵慷慨留山月,吊古荒凉拂水烟。
戎马难消亡国垒,沙鸥长避渡江船。
不须更觅高僧话,白眼何人亦解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甘露寺次石淙杨先生韵》是清代诗人吴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北固山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该作品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甘露寺次石淙杨先生韵》的作者是吴绮,字园次,号丰南,又号听翁、红豆词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官场的起伏,从顺治十一年的拔贡生到康熙时官至湖州府知府,再到因失上官意被劾罢职。吴绮在废圃中隐居创作,以花木为润笔,因此得名其圃为“种字林”。他的作品有《林蕙堂集》、《艺香词》等多部著作流传至今。

  2. 作品原文
    北固青青犹似昔,我来登眺已多年。
    论兵慷慨留山月,吊古荒凉拂水烟。
    戎马难消亡国垒,沙鸥长避渡江船。
    不须更觅高僧话,白眼何人亦解禅。

  3. 主题内容:这首诗描绘了北固山的自然美景以及历史变迁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与感慨。诗中通过对比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来表达出一种沧桑感和对过往的追忆。例如,“北固青青犹似昔,我来登眺已多年”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戎马难消亡国垒,沙鸥长避渡江船”则展示了战争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4. 艺术特色:吴绮的诗歌风格豪放而富有情感,擅长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 历史影响:尽管吴绮的生涯中有波折,但他的文学作品仍被视为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在湖州期间所作的诗文,展现了他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理解。

《甘露寺次石淙杨先生韵》不仅是吴绮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清代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及其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