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昨海外归,尽见故山侣。
夫子独未见,梦想识风度。
今日复何日,乃获抵掌语。
犹疑是梦中,惊定无所睹。
欣然诵新句,句法杂今古。
初如涉微波,沙石俯可数。
忽惊锋刃攒,凛然为毛竖。
可读不可识,森严开武库。
百态出俄顷,春破赖缀补。
词高殆天得,那借江山助。
人间有此客,而使衣涴土。
君看绛阙姿,矫不受控御。
大言惷上商,坐此得龃龉。
天公聊戏之,一官良蹇寓。
天风吹绿鬓,醉眼盖寰宇。
阎浮一沤耳,是身等唾雾。
功名付揶揄,富贵我剧具。
道山弱水上,凝睇隔烟雨。
夜晴觉天多,月好笑起舞。
引手挽醉袂,恐骑紫云去。
见蔡儒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见蔡儒效》是宋代诗僧释德洪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作于宋朝时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蔡儒效的深厚情谊和对其独特才情的赞赏。
从诗歌本身的内容来看,《见蔡儒效》表达了诗人在异国他乡归来后与故旧重逢的喜悦之情。开篇“一昨海外归,尽见故山侣”,描绘了诗人久别的故乡终于被重新见到的情景,这种情感流露无遗。紧接着“夫子独未见,梦想识风度”,诗人表达了自己虽未亲眼见过蔡儒效,但通过想象已经能感知到他的风采。
从艺术手法上分析,释德洪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象征,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如“初如涉微波,沙石俯可数”以微波之轻,喻人初见时的印象,细腻而真切;而“忽惊锋刃攒,凛然为毛竖”,则通过锋利之物的形象,表现了蔡儒效言语或行为给人带来的震撼和影响。这些比喻不仅增加了诗的艺术性,也加深了诗的主题表达。
从文学价值来看,作为宋代诗人的作品,《见蔡儒效》展示了宋代诗歌的风貌。宋代诗风多样,讲究含蓄、意境与技巧,释德洪的这首作品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从历史背景上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颇为重要。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常常面临生存的艰辛和内心的挣扎。释德洪作为一名僧人,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超脱的人生态度。因此,他在这首诗中对友人的赞赏,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一种珍视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见蔡儒效》不仅是一首诗作,它更是一份历史的记载,一个时代的印记。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更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