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肠已尽更留连,此后音书不易传。
二十馀朝如顷刻,七千多路各山川。
贫中送别非佳况,老去伤离异壮年。
所愿琴书两无恙,犹能沉醉百花前。
夏日留别宗遗山之粤东
介绍
《夏日留别宗遗山之粤东》是清代诗人吴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别离之际的复杂心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夏日留别宗遗山之粤东》的原文如下:
离肠已尽更留连,此后音书不易传。
二十馀朝如顷刻,七千多路各山川。
贫中送别非佳况,老去伤离异壮年。
所愿琴书两无间,何事西江独往还。诗歌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具体时间为诗人离开宗遗山前往粤东的旅途中,此时正值夏日,因此诗题中有“夏日”二字。这一时期,吴绮身处社会动荡和个人境遇多变之中,与宗遗山的离别既是情感上的一次释放,也是对未来道路的一次探索。
诗歌主题: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思念与未来的不确定性展开。通过对比“离肠已尽”与“此后音书不易传”的心境,以及“二十馀朝如顷刻”与“七千多路各山川”的景象描述,诗人表达了在人生旅途中,无论经历多少变化和挑战,真挚的情感与深厚的友谊始终是不可替代的。同时,诗中的“贫中送别非佳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文人面对生计困境时的无奈与辛酸。
艺术特色:吴绮的这首诗在艺术上同样表现出了其独特的风格。首先,在形式上,七言律诗的严谨结构和韵律之美为诗歌增添了音乐美。其次,在内容上,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表达,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同时也充满了诗意和美感。最后,在情感表达上,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历史评价:历史上,《夏日留别宗遗山之粤东》受到了后世学者的关注和评价。一些学者认为这首诗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夏日留别宗遗山之粤东》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清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于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诗人的艺术才华,也能够从中汲取到面对人生挑战时的勇气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