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松林寺僧

十年京雒几来游,开士相逢雪满头。
犹记故人曾借榻,独怜羁客又登楼。
花前对酒黄鹂晚,树下翻经白象秋。
惭愧子虚徒寂寞,欲将心事问汤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松林寺僧》是清代诗人吴绮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交融,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孤独的深刻反思。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 作者背景:吴绮,字园次,号听翁,江都人。他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被选为拔贡,后因忤上官被解职,隐居故里,晚年清贫终老。他的文学成就在湖州知府任内得到广泛认可,与吕潜等多位文人有深厚交谊。
  • 诗歌内容概述:诗中“十年京雒几来游,开士相逢雪满头”描绘了诗人与开士僧人的多年重逢,而“犹记故人曾借榻,独怜羁客又登楼”则透露出对过往共度的岁月及友情的怀念。“花前对酒黄鹂晚,树下翻经白象秋”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的行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最后一句“惭愧子虚徒寂寞,欲将心事问汤休”,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赠松林寺僧》不仅是一首表达与友人重逢情感的诗作,也是吴绮对生活、友情以及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化价值,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