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情更达沧洲远;诗卷长留天地间。
成都杜甫草堂联为“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
成都杜甫草堂的楹联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反映了作者对美好家园的向往和赞美。通过这副对联,可以窥见杜甫对于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颂。
注释: 吏情:官吏之情,官场之态。 更达沧洲远:指官员的仕途之路,如同在遥远的沧海中航行。 诗卷长留天地间:诗歌作品流传千古,永远留在人间世间。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期间所写,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首句“吏情更达沧洲远”,诗人用“沧洲”来比喻官场,表示官场之路遥远而艰辛。这里的“吏情”指的是官场上的各种情绪和态度,如谄媚、贪婪、虚伪等
【注释】 草堂:杜甫在成都的住宅。联:对仗的诗句,这里指成都杜甫草堂中的对联。 【赏析】 此诗首句“诗教将衰”,暗含着作者对当时诗教衰微的现状表示了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忧国忧民之情。次句“谁起先生扶大雅”,则直接点出了题旨,指出是“先生”们挽救了大雅的衰败,即杜甫等人,他们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水平,能够代表当时的正统思想文化。第三句“梅花有主”,则暗喻诗人自己
【注释】 成都:四川的首府。杜甫草堂: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四川成都时,曾建茅屋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 公占却:即“公占春光”。占:占据、独占。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 我归来:作者自指。 【译文】 春天的锦江水暖,春风把我吹到了成都。 草堂里人日节我回来了。 【赏析】 此诗作于宋淳熙八年(1181)春,是杜甫流寓成都时所作。当时作者已过古稀之年。诗人以“锦水春风公占却”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