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西垣按部居,牙签万轴载牛车。
集贤手笔词头重,元祐文章丛目初。
白发乞湖狂道士,青山思颍老尚书。
闭门碧草闲秋色,独把遗编恣猎渔。
奉和座主东海公山居
介绍
《奉和座主东海公山居》是一首文学作品。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吴暻之手,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内涵,在诗歌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诗人介绍:《奉和座主东海公山居》的作者是吴暻,字元朗,号东观西垣,清江苏太仓人。他出身诗书世家,康熙二十七年进士,曾历任多个要职,包括户部主事、官兵科给事中等。后因故落职,入直武英殿,担任《书画谱》纂修官。其工于律绝之体,长于律绝之作。
作品背景:据记载,《奉和座主东海公山居》的创作时间是在康熙年间,此时吴暻尚未有太多显赫的政治成就,但已开始涉足文学创作领域,并展现出不凡的艺术才华。
作品内容:《奉和座主东海公山居》全文如下:“东观西垣按部居,牙签万轴载牛车。集贤手笔词头重,元祐文章丛目初。白发乞湖狂道士,青山思颍老尚书。闭门碧草闲秋色,独把遗编恣猎渔。”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与座主东海公的交往情景。首联“东观西垣按部居,牙签万轴载牛车”展现了座主东海公的藏书丰富及其对学问的重视。颔联“集贤手笔词头重,元祐文章丛目初”则体现了作者对前辈学者的景仰之情。颈联“白发乞湖狂道士,青山思颍老尚书”则透露出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尾联“闭门碧草闲秋色,独把遗编恣猎渔”则表达了作者在静谧环境中的自怡自乐。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充满了文人骚客的雅趣与才情。
艺术特色:吴暻在《奉和座主东海公山居》中运用了精湛的修辞技巧和丰富的意象,使得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严谨工整,更在内容上富有哲理和深度。如“白发乞湖狂道士”一句,巧妙地将作者自身的经历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超脱物欲的精神境界。
历史价值:该诗不仅是吴暻个人创作生涯的一个缩影,也是清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它展示了清代文人在面对现实政治压力时的另一种生活态度——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然,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奉和座主东海公山居》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信息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因此,这首诗值得每一位热爱文学、关注历史的读者去细细品读和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