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蛟桥月夜

横压双溪转。
记相传、赤乌年代,斯桥初建。
罨画云山佳丽甚,正是六朝阳羡。
其下有,流澌清浅。
夹岸红楼灯火夜,恰如霜、古月当头现。
想曾照,国山县。
星霜忽易寒芦卷。
认空潭、老蛟潜处,沧桑几变。
百怪鱼龙消匿尽,冷落孝候祠殿。
只皓魄,依然一片。
照彻兴衰同逝水,更照来、虹影澄如练。
圆似镜,挂波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蛟桥月夜》是一首描绘历史古迹与自然风光的诗作,由清朝诗人吴曹直所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感慨,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造诣。下面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吴曹直,清代文学家,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诗文。

  2. 作品原文:横压双溪转,记相传赤乌年代,斯桥初建。罨画云山佳丽甚,正是六朝阳羡。其下有,流澌清浅。夹岸红楼灯火夜,恰如霜、古月当头现。想曾照,国山县。星霜忽易寒芦卷。认空潭、老蛟潜处,沧桑几变。

  3. 作品赏析:《金缕曲·蛟桥月夜》以简洁的语言勾勒了一座古老桥梁及其周边的自然风景。诗中“横压双溪转”形象地描述了桥梁的位置和形态,而“记相传赤乌年代”则透露出对历史的追溯和对古代建筑的记忆。通过描绘“流澌清浅”的水流和“夹岸红楼灯火夜”,诗人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给人以宁静致远的审美体验。“恰如霜、古月当头现”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又浪漫的夜晚,感受到了古人赏月时的意境与情怀。诗中的“星霜忽易寒芦卷”和“认空潭、老蛟潜处”两句,不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蕴含了对自然变迁和历史沉淀的深刻理解。这种从个人情感到历史哲思的跨越,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

《金缕曲·蛟桥月夜》不仅是吴曹直先生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赞颂,也是对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的一次深刻探索。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歌在传达情感、抒发思想方面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