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谢文节琴

南渡官家事事非,抱琴人已变麻衣。
催来江上潮无信,弹向冬青叶乱飞。
朱鸟罢歌皋羽泣,黄冠相饯水云归。
只应一例沧溟外,同调西山赋采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谢文节琴》赏析

《古诗精选:咏谢文节琴》是一首出自清朝吴景潮之手的诗歌,它以独特的方式赞颂了古代文人对于音乐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在这首作品中,作者通过对谢文节所持古琴的形象描述,表达了对这位古代音乐家以及其作品的深切敬意。

诗中“南渡官家事事非,抱琴人已变麻衣。”描绘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一位怀抱琴艺的文人形象。他身着麻衣,身陷是非之地,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理想,不随波逐流。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品格的赞美,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精神的一种缅怀。

“催来江上潮无信,弹向冬青叶乱飞。”则展现了琴音与自然景象的完美结合。在诗人笔下,琴声不仅触动听者的心灵,也与大自然的元素——江潮、冬青叶产生共鸣,仿佛能将人的思绪带入一个更加深远的空间。

“朱鸟罢歌皋羽泣,黄冠相饯水云归。”通过对比手法,诗人进一步突出了琴声的魅力。即使在告别的时刻,琴声也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如同失去歌声的朱鸟,在水云间徘徊,寻求慰藉。这种情感表达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琴音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力量。

最后两句“只应一例沧溟外,同调西山赋采薇。”寓意深远,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通过这样的结尾,暗示了尽管世界纷扰喧嚣,但仍有如谢文节般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时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咏谢文节琴》不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一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人性光辉的赞颂。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吴景潮深邃的艺术造诣,还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境时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