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官家事事非,抱琴人已变麻衣。
催来江上潮无信,弹向冬青叶乱飞。
朱鸟罢歌皋羽泣,黄冠相饯水云归。
只应一例沧溟外,同调西山赋采薇。

【注释】

南渡:指南宋高宗绍兴年间,金兵南侵,高宗南渡临安。谢文节:指谢安。

麻衣:古代贫苦士人常穿麻布衣服,这里指谢安的贫贱之身。

催来江上潮无信:指谢安隐居于浙江会稽山阴县的东山时,有感于此,写下了《观沧海》一诗:“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后来谢安被调回朝廷任职,他写诗道:“未若作舟楫,先据江湖险。”意思是说,不如像古人那样隐逸山林,退守江湖,以保身家性命。

弹向冬青叶乱飞:谢安在东山时就喜欢弹琴,他的琴声悠扬婉转,如同流水潺潺。

朱鸟罢歌皋羽泣:指谢安的好友王羲之在临终时,曾经弹奏琴曲《广陵散》,歌声凄凉哀伤。

黄冠相饯水云归:指谢安的好友孙登在去世后,人们为他举行送葬仪式。

只应、沧溟外:只应在大海之外,指远离尘世,与世隔绝。

同调西山赋采薇:《论语·述而》:“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说:“君子应当追求高尚的道德修养,达到‘知其所止’的境界。”这里的“西山”指的是西岳华山,传说山上有一种植物名叫“薇”,可以食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借赞颂谢安的高风亮节,抒发了自己的壮志难酬之情。

首句“南渡官家事事非”,直接点出主题,说明南宋王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时期。接着两句“抱琴人已变麻衣”,描绘了谢安的一生经历,他曾经担任过宰相,但后来却隐退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这里暗示了南宋王朝的腐败无能。

第三句“催来江上潮无信”,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认为南宋王朝的政权已经岌岌可危,就像潮水一样难以预测。而第四句“弹向冬青叶乱飞”则形象地描绘了谢安的琴声如何悠扬婉转,如同流水潺潺一般动人心魄。这两句诗既赞美了谢安的才华横溢,又寄托了诗人自己的壮志难酬之情。

第五句“朱鸟罢歌皋羽泣”,则是对谢安好友王羲之临终前弹奏《广陵散》一曲的情景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这一细节不仅展示了谢安高洁的品质,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混乱。

最后一句“只应一例沧溟外,同调西山赋采薇”则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凌云之情。他认为只有像谢安这样的高士才能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的节操,而自己也要像他一样去追求高尚的道德修养。同时,他也表达了一种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奈之情。

全诗通过对谢安的赞美和对南宋王朝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志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