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秋遣

归鸟休枝,夜虫鸣砌,小轩风过吹凉。
雨晴天朗,诗思入潇湘。
秋染重林瑟瑟,更何处、疏远清香。
曲池畔,绿红层叠,依约瘦莲房。
携樽闲吊月,支离病骨,潦倒贫乡。
叹人生有几,况遇沧桑。
且把双眉解放,领略些,水色山光。
衷肠事,思亲忧世,别作一囊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秋遣》是吴山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了宋代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词:

  1. 作者介绍
  • 作者简介:吴山,字岩子,当涂(今属安徽)人。他善画写意山水,工草、楷书,并有《青山集》四卷传世。
  • 艺术成就:吴山是宋代杰出的诗人之一,其作品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后世广泛传颂。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归鸟休枝,夜虫鸣砌,小轩风过吹凉。雨晴天朗,诗思入潇湘。秋染重林瑟瑟,更何处、疏远清香。曲池畔,绿红层叠,依约瘦莲房。”
  • 译文:鸟儿归巢栖息不再嬉戏,夜幕降临蟋蟀在墙边鸣叫;微风穿过小轩带来阵阵凉意。雨后晴空万里,诗心随思绪飘向遥远的潇湘;秋天的气息渗透到树林深处,那一缕远离尘世的清香又在哪里?池塘边的草木葱郁繁盛,仿佛是远处隐约可见的瘦小莲房。
  1. 诗词赏析
  • 自然描写: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自然风光图,从归鸟、夜虫到微风、雨晴,再到重林与曲池,每一处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 象征意义:秋天的萧瑟、雨后的清新以及曲池边的景物,都隐喻着人生的种种经历和感悟。其中“更何处”、“疏远清香”等句子更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美好事物的追寻与感慨。
  • 情感表达:全词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深深的思念,诗人通过秋景抒发了对故乡亲人的无限眷恋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慨。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该词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变革和政治动荡之际,诗人身处乱世之中,内心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 个人经历:吴山作为宋代的诗人,其个人的经历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紧密相关。他的诗歌往往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现实。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吴山的诗词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使作品富有文化底蕴和艺术韵味。
  • 结构布局:整首词的结构紧凑有序,层次分明,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1. 文化影响
  • 历代传诵:《满庭芳·秋遣》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历代文人雅士的喜爱和推崇。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它是宋代诗词中的佳作。
  • 研究价值:由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吴山的《满庭芳·秋遣》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满庭芳 秋遣》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宋代诗词文化的一个缩影。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它也启示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境时,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欣赏生命中的美好,珍惜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光,以豁达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个充满可能的新一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