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平后十余年有感自述赋诗 其七

传家耕读祖贻谋,忍使男儿舍业游。
文史三冬用自足,田畴十亩治宜周。
俭勤训示敬姜拟,淫逸垂箴石蜡侔。
自课无荒还课子,穷通俟命复何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贼平后十余年有感自述赋诗其七》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诗。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时王安石知江宁府事,他写下这首七言绝句来抒发自己对于北宋灭亡后社会现状的感慨。

在这首诗中,王安石首先描绘了一幅战乱后荒凉破败的景象,然后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在诗中写道:“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战争持续了十年之后,边境上仍然不断发生战事,胡人的战尘一直延伸到了江城。这里的“胡尘”指的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者。

王安石又写道:“长戈利矛日可掬,天下健者多死归。”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些手持长戈利矛的人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而天下真正勇敢的人却纷纷死去。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的现状深感忧虑。

王安石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宋朝的军队最终平定了中原地区的时候,我们要记住这个胜利的日子,并以此来纪念我们的先祖。这表达了王安石对自己为国家统一和人民福祉付出努力的自豪和期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