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随亲课读书,谆谆训诲敢忘之。
方期骥足展惟捷,争奈鹏程奋太迟。
半世已过难自立,一衿难得究何为。
蹉跎岁月纵云补,辜负先人冀望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少小随亲课读书,谆谆训诲敢忘之。
方期骥足展惟捷,争奈鹏程奋太迟。
半世已过难自立,一衿难得究何为。
蹉跎岁月纵云补,辜负先人冀望思。
贼平后十余年有感自述赋诗 其一’是唐代李商隐的一首诗,属于《樊南乙集》。这首诗是李商隐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社会、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李商隐(813年-858年),字义山,号樊南生,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以含蓄、深沉、婉约著称,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李商隐在平定叛乱后的十余年里,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挫折,心中感慨万千。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担忧和忧虑,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的内容如下:
我思古人一何愚!
百代而一时。
秦政何得仁?
汉帝亦恶德。
至今山木青,
尽是将军死。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表达了李商隐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担忧。他认为历史上的统治者往往因为自身的错误而受到惩罚,但后世的人们却很少吸取教训,反而继续沿用前人的弊病。这种观念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关心,认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无数无辜的生命消逝。
‘贼平后十余年有感自述赋诗 其一’是李商隐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反思,反映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