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岁本无多,况复于今大半过。
履试空怀司马赋,数奔莫振鲁阳戈。
桑麻有景闲中领,卷轴多情寤后摩。
休怪王融嗟寂寂,蹉跎到此竟如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人生百岁本无多,况复于今大半过。
履试空怀司马赋,数奔莫振鲁阳戈。
桑麻有景闲中领,卷轴多情寤后摩。
休怪王融嗟寂寂,蹉跎到此竟如何。
《六旬自述 其三》是清代诗人吴灏的一首自叙诗,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慨,展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歌背景:这首诗写于清朝时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诗中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功名虚妄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主题思想: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时间的反思。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功名的虚幻,强调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和儒家元素,即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艺术特色:吴灏的这首诗在艺术上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能够深刻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其次,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桑麻有景闲中领,卷轴多情寤后摩”等,这些诗句既形象生动,又富含深意,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吴灏的《六旬自述 其三》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生活经历的自叙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我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