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岁本无多,况复于今大半过。
履试空怀司马赋,数奔莫振鲁阳戈。
桑麻有景闲中领,卷轴多情寤后摩。
休怪王融嗟寂寂,蹉跎到此竟如何。
【注释】
- 六旬:指六十岁。自述:自述生平经历。
- 司马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 鲁阳戈:鲁阳,战国人,以勇力闻于世,曾与楚军战,持矛不弯,故称“鲁阳”或“鲁阳戈”。
- 桑麻有景:指桑麻之间,有景致可赏。闲中领:闲暇时欣赏。
- 卷轴:指卷帙繁多的著作。多情:多情而感怀。寤后摩:醒来后反复思考。
- 王融:南朝齐诗人,与谢朓并称“大小谢”。嗟寂寂:感叹寂寞。蹉跎:时光流逝,无所作为。
【赏析】
此诗作于唐高宗调露二年(680),诗人在长安任太子校书郎。当时武则天当政,重用酷吏打击异己,许多士人被牵连获罪。诗人对此十分痛心,写此诗抒发感慨。
首联:“人生百岁本无多,况复于今大半过。”诗人慨叹人生的短促,感叹自己年纪已长。他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中的“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他也在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
颔联:“履试空怀司马赋,数奔莫振鲁阳戈。”诗人回忆起自己在长安任职时,曾经试图施展抱负,但最终一事无成,就像鲁阳一样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哀叹。
颈联:“桑麻有景闲中领,卷轴多情寤后摩。”诗人在闲暇之余,欣赏着桑麻之间的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而当他醒来后,总是反复思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感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尾联:“休怪王融嗟寂寂,蹉跎到此竟如何。”诗人在结尾处感叹自己的命运,认为自己像王融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漂泊不定,无所作为。他感叹自己已经老了,无法再有所作为,只能默默地度过余生。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它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