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缘摆脱几多年,不坐林泉不坐禅。
任我取携唯水月,豁吾情性有鱼鸢。
朋来酌茗谈窗下,客去持竿钓渚边。
此景何由修得到,试参庄叟论心篇。
俗缘摆脱几多年,不坐林泉不坐禅。
任我取携唯水月,豁吾情性有鱼鸢。
朋来酌茗谈窗下,客去持竿钓渚边。
此景何由修得到,试参庄叟论心篇。
译文:
脱离俗世的岁月已经多年,我不选择坐在山林中或禅座里。
任由我的行囊携带的是水和月光,我的情感得以释放就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
朋友们来时我会斟上茶,在窗下畅谈;朋友离去后我便拿着钓竿在河边钓鱼。
这些景象是如何得到的呢?试着参照庄子的《心术》篇吧。
赏析:
王升之的《六旬自述》是一组七绝,共十首诗,以表达诗人对生活、友情、自然与哲学的思考和感悟。其中第九首“六旬自述 其九”描绘了诗人超脱世俗纷扰,享受简单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俗缘摆脱几多年”,开篇即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超脱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也有类似表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都表达了人对于生命流转的感慨以及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的内心渴望。
“不坐林泉不坐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选择。他不愿意被束缚于某种形式的精神追求之中,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然、更为自由的活法。这与陶渊明的田园理想不谋而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任我取携唯水月,豁吾情性有鱼鸢”,这两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水月和鱼鸢都是自然界中的意象,它们代表着静谧、清澈与自由。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此景何由修得到,试参庄叟论心篇”,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样的生活境界是如何达到的呢?这个问题既表达了他的困惑,也展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他试图通过庄子的思想来寻找答案,庄子在《养生主》中提到:“道之在我者,我也。”意味着人应该顺应自然之道,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王升之的“六旬自述 其九”通过对生活、自然、友情和哲学的思考,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的形象。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反思和借鉴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