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溪啸傲几经秋,不羡青骢与紫骝。
男女幸酬家室愿,孙儿亦遂弄含谋。
茶斟兰畹添香韵,月透纱棂醒睡眸。
修短自来原有定,乐夫天命复何求。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的首两句写“我”对蓉溪啸傲的情态。第三句写自己和妻子儿女的愿望。第四、五两句写自己的孙子。最后两句说:人的寿命长短自有天命,乐在天命,何必追求。这首诗的注释中,“青骢紫骝”是指骏马。“孙儿弄含谋”是指孙子在玩弄着玩具。
【答案】
译文:
我曾在芙蓉溪边啸傲,几经秋霜,不再羡慕那青骢与紫骝。
男女都实现各自的心愿,儿子也终于学会了玩耍。
茶香四溢增添兰畹的香气,月光从纱棂透入唤醒睡意。
人的寿命长短自有天命,乐在天命,何必追求!
赏析:
《六旬自述》,是诗人在六旬之年写的一首诗。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抒写了作者在蓉溪啸傲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看法。诗的开头一句就表明了作者的人生哲学:“不羡青骢与紫骝。”青骢与紫骝,都是骏马,而骏马奔驰的速度,是任何马都不能比拟的。然而,“我”却并不羡慕它们。为什么呢?原来,“我”认为“青骢紫骝”,虽然能奔驰于千里之外,但毕竟有其极限,一旦过了这一极限,便不能继续驰骋了。而“我”在蓉溪啸傲,则不受任何限制,想怎样啸傲就怎样啸傲,想怎样享受就怎样享受。所以,“我”并不羡慕“青骢紫骝”。这两句话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一扬一抑,形成鲜明对照,把“我”的人生态度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的第二句,又进一步表明了“我”的人生态度:“男女幸酬家室愿。”“幸酬家室愿”,即有幸实现了家庭和睦的愿望。这里说的是,“我”和妻子儿女的愿望得到了实现。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我”对生活的喜悦之情,又表现了“我”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诗的前两联,通过对比的方式,抒写了“我”的人生态度。那么,接下来该是怎样的呢?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我”的生活状况,而是转向了对孙子的描写。诗的三四句写道:“茶斟兰畹添香韵,月透纱棂醒睡眸。”意思是:茶香飘荡在兰园中,增添了几分幽雅的情趣;月光透过纱窗照进屋里,使睡梦中的眼睛也感到明亮起来。这两幅画面,既表现了生活的恬静安逸,又表现了“我”对孙子的喜爱之情。
诗的最后一句,又回到了开头所提到的那个问题上:“乐夫天命复何求?”这里的“夫”,指代前面所说的“我”。意思是:既然人的寿命长短自有天命,又何必强求呢?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味深长。全诗通过对“我”的生活状况的描述,抒写了“我”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是乐观向上的,是不受任何拘束的。这种人生态度,是值得人们效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