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蓉湖一拙儒,年来绝似吕糊涂。
营名不作沾名计,谋利全殊守利奴。
采得私租供国赋,还将馆谷抵家刍。
安贫守贱终吾齿,何浅之乎为丈夫。
【注释】
- 六旬:六十年。
- 自述:自述生平事迹。
- 其六:是第六首。
- 我本蓉湖一拙儒:指我是成都湖中的一个愚笨的儒生。拙儒,指学识浅薄的读书人。
- 年来绝似吕糊涂:意谓近年来我与糊涂无明相比。
- 营名:营名,指军营中的职位名称。
- 沾名计:沾名计,即谋取功名名利。
- 谋利全殊:全殊,完全不同。
- 守利奴:守利奴,即守财奴。
- 私租:私人出租土地收取地租。
- 国赋:国家税收。
- 馆谷:官府供给的粮食。
- 抵家刍(chú):抵家,指运回家中。刍,喂牲口用的草。
- 安贫守贱终吾齿:安贫守贱,终身安于贫穷,保持谦卑的态度。终,到;齿,年纪,这里指一生。
- 何浅之乎为丈夫:何浅,多么浅陋。夫,对男子的尊称,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把……当作。
【赏析】
此诗为诗人自述身世和思想感情之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在宦海沉浮数十年间,从最初的无知、懵懂到后来的清醒、理智的过程。诗人通过回顾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等世俗观念的淡泊和超脱。
诗人以“我本蓉湖一拙儒”开篇,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一个来自四川的普通书生。在这里,“芙蓉湖”是诗人家乡的象征,而“拙儒”则表达了诗人谦虚、朴实的性格特点。接着,他感叹自己多年来的变化,“年来绝似吕糊涂”,这里的“吕糊涂”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位糊涂虫,借指那些只知道追求名利、不思进取的人。
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与这些糊涂虫截然不同的态度:“营名不作沾名计,谋利全殊守利奴。”这里,诗人明确表示自己不会为了名利而出卖自己的良心和人格。他认为真正的智者应该像守财奴一样珍惜自己的财产,而不是像那些贪图名利的人那样失去自我。
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采得私租供国赋,还将馆谷抵家刍。”这里,“私租”和“馆谷”都是古代官员的俸禄来源之一。诗人通过这两个词,强调了自己在任职期间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同时,他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回报社会,将所得的俸禄用于改善民生,而非仅仅满足个人的私欲。
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安贫守贱终吾齿,何浅之乎为丈夫。”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愿意安于贫贱的生活,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他认为真正的丈夫应该具备这种品格和境界,而不是那些只追求个人利益的人。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深刻地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真正成长成熟,就必须学会放下名利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位有道德、有修养、有作为的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