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苎 咏秋海棠

向闲阶斜傍,不假东君,偏饶丰致。
微醉潮红,问消魂何事。
风寒露冷,垂头忘睡,起揭帘拢香细细。
芙蓉苑、相映一枝开,还堪对、薄情惆怅,空忆侬家姊妹。
知甚时、萧郎代拭清宵泪。
疑是佳人,环佩归也,促膝留欢,月华增媚。
莫待秋深,怨朝阳憔悴。
一霎摧残,芭蕉和雨碎。
悔悔过东篱,难携手、无言恨多,苦被抛弃。
搔首因思,解语当年,犹剩名字。
岂道春来,看着夭桃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苎·咏秋海棠》是清代词人佟世南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佟世南,字子安,号紫霞老人,清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戏曲家,他的诗词创作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1. 诗词原文
    向闲阶斜傍,不假东君,偏饶丰致。
    微醉潮红,问消魂何事。
    风寒露冷,垂头忘睡,起揭帘拢香细细。
    芙蓉苑、相映一枝开,还堪对、薄情惆怅,空忆侬家姊妹。
    知甚时、萧郎代拭清宵泪。
    疑是佳人环佩归也,促膝留欢,月华增媚。
    莫待秋深,怨朝阳憔悴。
    一霎摧残,芭蕉和雨碎。
    悔悔过东篱,难携手、无言恨多,苦被抛弃。
    搔首因思,解语当年,犹剩名字。
    岂道春来,看著夭桃似。

  2. 诗词赏析

  • 意境与氛围:《白苎·咏秋海棠》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又凄美的秋夜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感伤。
  • 意象与象征:诗中的“秋风”、“秋雨”和“凋零的海棠”,都隐喻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事物的易逝。
  • 情感表达:通过对海棠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感情的怀念。
  • 艺术特色:此词语言精炼,意象鲜明,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

《白苎·咏秋海棠》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清朝文学特别是戏曲和词作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一经典之作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艺的魅力及其历史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