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沉晦几千年,有明一老心悄然。
唤取六丁下九天,阐幽发隐为光妍。
三天门列山之前,崔嵬楣楔高低连。
窬门奇石纷满眼,钻三聚五画理全。
大石镂文閟莓土,细石萦泉分黛乳。
圆如叠盎扁瓦甒,立者青牛蹲者虎。
为巨蛇蟠为螺旋,为危鬟堕为齿龋。
最奇一石矗空立,抛线半空成折矩。
故将奇崛避雷同,能于参差存位序。
山中何树与葱茏,惟有千株万株松。
夜半海心出红日,影上松顶吟苍龙。
晴光一峰阴一峰,白浪花掠青芙蓉。
纷腾众态尽物丽,镵凿天巧非人工。
光熹之朝炀灶徒,弥天烜赫空须臾。
公虽归休道不孤,犹及荒壤开蓬壶。
我坐榕台俯虹涧,虢虢鸣泉通几案。
欲营一壑力未能,输与山僧占昏旦。
福庐山石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福庐山石歌》是何振岱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的诗歌,通过描绘福山的奇石美景和诗人的内心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诗中“兹山沉晦几千年,有明一老心悄然”开篇即以深沉的历史感引入主题,通过对“兹山”长时间的沉寂描写,隐喻了岁月沉淀下的历史与文化。紧接着,“唤取六丁下九天,阐幽发隐为光妍”表达了诗人借助神奇的力量,揭示并展现山石之奥秘的愿望。这种运用神话传说元素,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尊重。
从结构上来看,这首诗歌采用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简洁明了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意境。每一句都紧扣主题,通过对山石的详细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闲适与悠然。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如将“三天门”形容为“崔嵬楣楔高低连”,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更在无形中传递出山石间错综复杂、层次分明的美感。
《福庐山石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示福山自然景观的画卷。通过对山石形态和色彩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将读者的想象力引向那充满诗意的自然之中,使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福山独特的自然之美。因此,《福庐山石歌》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与和谐。
《福庐山石歌》不仅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邃的文化意涵吸引了众多读者,更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美学价值影响了一代代人。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它不仅值得深入研读和赏析,更应当被广泛传颂和传承,让更多的人通过这首诗感受到自然之美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