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沉晦几千年,有明一老心悄然。
唤取六丁下九天,阐幽发隐为光妍。
三天门列山之前,崔嵬楣楔高低连。
窬门奇石纷满眼,钻三聚五画理全。
大石镂文閟莓土,细石萦泉分黛乳。
圆如叠盎扁瓦甒,立者青牛蹲者虎。
为巨蛇蟠为螺旋,为危鬟堕为齿龋。
最奇一石矗空立,抛线半空成折矩。
故将奇崛避雷同,能于参差存位序。
山中何树与葱茏,惟有千株万株松。
夜半海心出红日,影上松顶吟苍龙。
晴光一峰阴一峰,白浪花掠青芙蓉。
纷腾众态尽物丽,镵凿天巧非人工。
光熹之朝炀灶徒,弥天烜赫空须臾。
公虽归休道不孤,犹及荒壤开蓬壶。
我坐榕台俯虹涧,虢虢鸣泉通几案。
欲营一壑力未能,输与山僧占昏旦。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庐山石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兹山沉晦几千年,有明一老心悄然。
“兹山”指的是庐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沉默和沉寂。而“有明”则暗示着现在的时刻。在这里,“一老心悄然”意味着作者的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平静下来,他的心态也变得从容不迫。
唤取六丁下九天,阐幽发隐为光妍。
“唤取六丁”是指召唤神力,让他们从九霄云外降临到人间。而“阐幽发隐”则表示揭示深奥的事物,使之显露出来。这里的“光妍”可以理解为光明、美丽。整句的意思是通过神力的降临,揭示出庐山深处的秘密,使其变得明亮而美丽。
三天门列山之前,崔嵬楣楔高低连。
“三天门”指的是庐山的主峰,位于山前。而“崔嵬”则形容山峰高耸入云,“楣楔”则表示连接山峦的工具。整句的意思是庐山的主峰屹立在前,与周围的山脉相连。
窬门奇石纷满眼,钻三聚五画理全。
“窬门”指的是庐山的洞穴,这里可能是一个比喻,表示庐山中充满了奇异的石头。而“钻三聚五”则表示这些石头的形状各异,有的像三角形,有的像四方形,有的像五角形。整句的意思可能是说在这些奇特的石头中,可以看到许多不同形状的岩石,展现出它们的纹理和结构。
大石镂文閟莓土,细石萦泉分黛乳。
“大石”指的是大型的岩石,而“镂文”则表示这些岩石上刻有文字或图案。这里的“閟莓土”可以理解为将岩石包裹在泥土之中,使它们看起来更加神秘。而“细石”则指细小的石块,它们围绕着泉水流动,将泉水染上了颜色。整句的意思是这些岩石上的文字和图案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圆如叠盎扁瓦甒,立者青牛蹲者虎。
“圆如叠盎”指的是圆形的物体,如盘子或碗等。而“扁瓦甒”则表示扁平的器皿。这里的“立者青牛蹲者虎”可能是对岩石形态的一种比喻。整句话可能是在描述这些岩石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它们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为巨蛇蟠为螺旋,为危鬟堕为齿龋。
“为巨蛇蟠”可能是指岩石的形状像一条巨大的蛇一样盘绕在一起。而“为螺旋”则表示它们的形状像螺旋一样扭曲。这里的“危鬟堕为齿龋”可能是在描述岩石的形态变化。整句话可能是在描绘岩石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所展现出的不同形态。
最奇一石矗空立,抛线半空成折矩。
“最奇”指的是最奇特的岩石,而“矗空立”则表示它矗立在高空中。这里的“抛线半空成折矩”可能是在描述这个岩石的形状特点。整句话可能是在赞美这个岩石的独特之处,以及它在自然中的卓越地位。
故将奇崛避雷同,能于参差存位序。
“故将奇崛”可能是在表达这个岩石的奇特之处。而“避雷同”则表示它与其他岩石有所不同,避免了雷击的危险。这里的“能于参差存位序”则可能是在描述这个岩石在群山中的相对位置和重要性。整句话可能在赞美这个岩石的独特之处,以及它在自然中的卓越地位。
山中何树与葱茏,惟有千株万株松。
“山中”指的是庐山所在的山脉之中。而“何树”则表示树木的种类。这里的“葱茏”可以理解为茂盛、繁密。整句话可能是在描述庐山中的其他树木相比而言显得较为稀疏,只有松树长得茂密繁盛。
夜半海心出红日,影上松顶吟苍龙。
“夜半”指的是深夜时分。这里的“海心”可能是指湖泊的中央部分,即水面的中心。而“红日”则可能是指夕阳的颜色呈现出红色。整句话可能是在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太阳在湖中心升起的景象,同时反射在松树的顶端,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
晴光一峰阴一峰,白浪花掠青芙蓉。
“晴光”指的是晴朗的天空,“一峰阴一峰”则可能是指不同的山峰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而“白浪花掠青芙蓉”则是描绘波浪拍打着青翠的荷花的情景。整句话可能是在描绘庐山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呈现出的美丽景色。
纷腾众态尽物丽,镵凿天巧非人工。
“纷腾众态”可以理解为各种各样的状态或事物,而“尽物丽”则表示它们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这里的“镵凿”可以理解为雕刻或创造,而“天巧”则表示大自然的巧妙之处。整句话可能是在赞美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力,以及它所展现出的美丽景观。
光熹之朝炀灶徒,弥天烜赫空须臾。
“光熹之朝”可以解释为一个早晨或者清晨的时候。这里的“炀灶徒”可以理解为炊烟袅袅上升的样子,而“弥天”则表示烟雾弥漫整个天空。整句话可能是在描绘清晨时分庐山的景色,以及那袅袅上升的炊烟所带来的朦胧美。
公虽归休道不孤,犹及荒壤开蓬壶。
“公”指古代文人墨客中的隐士,“归休”则表示退休隐居的意思。这里的“道不孤”可以理解为他的隐居生活并不孤单,因为还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伴。而“荒壤开蓬壶”则表示庐山被开发成为了一个旅游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美景。整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尽管这位隐士已经退休,但他的隐居生活并不孤单,因为他仍然能够与同样喜爱自然的人们一起欣赏庐山的美丽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