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沉愁未是愁,如今春色忍登楼。
只闻索响鸣墟鼓,焉用扬鞭策土牛。
彩树张花仍锦宴,华林奏乐漫移舟。
散寒黍谷须吹律,安得邹生与远谋。

注释:

  1. 自古沉愁未是愁,如今春色忍登楼。
  2. 只闻索响鸣墟鼓,焉用扬鞭策土牛。
  3. 彩树张花仍锦宴,华林奏乐漫移舟。
  4. 散寒黍谷须吹律,安得邹生与远谋。
    赏析:
    首联“自古沉愁未是愁,如今春色忍登楼”,诗人感叹自古至今人们的沉郁愁苦,并未真正解决,而今的春天景色却让登楼望远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这里的“忍”字,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体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颔联“只闻索响鸣墟鼓,焉用扬鞭策土牛”,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担忧。他认为,只有通过击鼓的方式来驱赶野兽和贼寇,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而如果只是靠挥动马鞭来驱使耕牛耕地,那么国家就会陷入危机。这里的“焉用”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过度依赖武力的行为的不满和反对。
    颈联“彩树张花仍锦宴,华林奏乐漫移舟”,诗人继续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的繁华景象。红艳的树木上开满了鲜花,如同锦绣一般的宴会正在进行;华美的树林中传来了美妙的音乐,仿佛在演奏着悠扬的小舟。这里的“彩树”、“锦宴”、“华林”等词汇,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热闹,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尾联“散寒黍谷须吹律,安得邹生与远谋。”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他对于未来的忧虑和思考。他认为,只有在风调雨顺、谷物丰收的季节里,人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欢乐;而在乱世之中,人们需要依靠智者来制定长远的计划和策略。这里的“邹生”指的是古代的一位贤士,他用智慧和远见为人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整首诗以春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政治和社会的独到见解。同时,诗中的关键词语也富有哲理和深意,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