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藓作花依古岑,幽丛不雨湿凉襟。
微香冉冉经声肃,万绿冥冥鹤迹深。
绝壑天光时隐见,一山秋气各晴阴。
灵僧荷笠穿云去,黄叶千峰不可寻。

【诗句释义】

  1. 理安寺:一座古老的寺庙。
  2. 古岑:指山,这里泛指山中的树木。
  3. 幽丛不雨湿凉襟:幽静的丛林在未下雨的时候不会沾湿我的衣襟。
  4. 微香冉冉经声肃:微风中传来淡淡的香气,经声肃穆。
  5. 万绿冥冥鹤迹深:绿色的山林深处有鹤在飞翔。
  6. 绝壑:深谷,形容地势陡峭。天光时隐见:天空的光偶尔能从深谷中露出来。
  7. 一山秋气各晴阴:每座山都有一种秋天的气息,有的晴朗,有的阴暗。
  8. 灵僧荷笠穿云去:一位灵验的和尚戴着斗笠穿越云层而去。
  9. 黄叶千峰不可寻:黄色的树叶覆盖了千山万岭,使得这些山峰显得难以寻找。

【译文】
碧色的苔藓犹如花朵依偎着古老的山岭,幽静的丛林在未下雨的时候不会沾湿我的衣襟。微风吹过带来淡淡的香气,经声肃穆。绿色的山林深处有鹤在飞翔。深谷中偶尔能见到天空的光,而每座山都有一种秋天的气息,有的晴朗,有的阴暗。一位灵验的和尚戴着斗笠穿越云层而去,黄色的树叶覆盖了千山万岭,使得这些山峰显得难以寻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个古老寺庙——理安寺的风景描绘。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美。诗人以“碧藓作花依古岑”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寺庙周围苍翠的苔藓和古老山岭的景象。“幽丛不雨湿凉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接着,诗人又描绘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微香冉冉经声肃”,“万绿冥冥鹤迹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和谐。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绝壑天光时隐见”,将山谷中的光影变化比作天空中的光影变幻;“一山秋气各晴阴”,则将山间的气象变化喻为四季轮回的自然现象。这些比喻和象征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诗人以“灵僧荷笠穿云去,黄叶千峰不可寻”收尾,表达了对那位神秘僧侣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黄叶千峰不可寻”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片山水之美的无限留恋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