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玩赏独徘徊,花影层层扫不开。
爱此月光难稳睡,钟声时到枕边来。
译文:庭院中独自赏月徘徊,花影层层扫不开。喜爱这月光难以安稳睡觉,钟声时到枕边来。
注释:玩赏:欣赏、玩味,特指赏月。爱此:喜爱它。难稳睡:难以安稳入眠。
赏析: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受把一个宁静、幽雅的夜晚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回味无穷。
中庭玩赏独徘徊,花影层层扫不开。
爱此月光难稳睡,钟声时到枕边来。
译文:庭院中独自赏月徘徊,花影层层扫不开。喜爱这月光难以安稳睡觉,钟声时到枕边来。
注释:玩赏:欣赏、玩味,特指赏月。爱此:喜爱它。难稳睡:难以安稳入眠。
赏析: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受把一个宁静、幽雅的夜晚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回味无穷。
【注释】 寿星高照福星明,祥萃家门喜气盈。 花到三春开富贵,人从万里立功名。 襟期高逸如徐孺,著述精奇比老彭。 未许攀辕深惜别,茫茫珍重海云程。 【赏析】 《杨霖士姑丈四月间赴台湾预作书三首送行 其一》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明代诗人王慎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杨霖士姑丈的深情厚意和对他即将赴台的祝福。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寿星高照福星明,祥萃家门喜气盈。” - 寿星和福星
【解析】 本题是一道诗歌鉴赏题。首先,从题目要求来看,这是一首七绝诗。七绝一般每首四句,共二十八个字。然后,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绝,写的是一种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最后,从全诗来看,这应该是作者隐居在书斋里时所作。“北风几度暗香催”意思是:不知过了多少个寒冷的冬日,那阵阵寒风中传来了梅花的幽香,仿佛是催促着我读书学习。“静坐萧斋无俗埃”意思是:我坐在书房内静静地读书,没有世俗的尘垢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 “人世茫茫寄死生,功名富贵与谁争。” - 关键词:人世、渺茫 - 注释:描述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认为人生短暂而迷茫,生死都难以预料,功名富贵又有何用?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第二句 “不离花月频携酒,难舍桑麻羡学耕。” - 关键词:不离、花月、携酒、桑麻、羡学耕 - 注释
诗句释义与赏析: 一、寄怀 其一 1. 漫将岁月任迁延 - 注释:随意地任由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没有过多追求,而是顺应自然。 2. 得失荣华各有天 - 注释:获得和失去荣耀和财富,各自有其天意安排。 - 赏析:强调了人生中的得失是不由人控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时运。 3. 不羡富豪传后世 - 注释
杨霖士是诗人的岳父,此诗是送行妻子杨氏赴台湾,作于四月间。 远远骊歌隔浦闻,倾葵空自意殷勤。 骊歌指《骊驹》,古代乐府曲名。“倾葵”即向日葵,古人常用来比喻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骊歌”,远在隔岸的水边听到,使人产生思乡之情;“倾葵”空自意殷勤,是说杨氏虽远在台湾,但心中依然牵挂着远在大陆的丈夫,希望他能早日归来。 送行今日持琴剑,侍坐何年讲典坟。 这是对杨氏未来生活的祝愿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雪: - 注释:北风,即寒风;纷纷,形容飘落的样子。 2. 北风吹起雪纷纷,不是林花月下人。: - 译文:北风呼啸着,纷纷扬扬地降下雪花,这不再是在林间花树下月下的闲情逸致。 3. 倏忽江天多变幻,须臾大地薄铺银。: - 译文:忽然间,江水天地之间变化无常,转眼间,大地就像被一层薄薄的银装覆盖。 4. 蓝关拥断征夫路,梁苑羁迷游子津。: - 注释:蓝关
这首诗的译文是: 想见景物颇甚繁华 想要邀请姑母去游览,最终写成了这一首诗。 拜别慈颜直到今,瞻依殊切向阳心。 离开姑母已经很久,怀念之情依然如初。 芳村处处铺红锦,旷野层层长绿林。 芳村到处都是鲜艳的花朵,宽阔的原野上覆盖着绿色的树木。 湖内遥看渔艇接,陌头远听牧童吟。 从湖里远远望去,可以看到渔民的小舟相连;在田间小路旁,可以听到牧童的歌声。 家乡无限三春景,敢请莲舆一降临。
【注释】杨霖士姑丈:指作者的岳父。四月间:四月初。赴台湾:前往台湾(当时台湾属福建省管辖)。预作书三首送行:预先写三首送别诗赠予你。三首:古代以一分为一单元,此处为三首的意思。 【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表达了对友人远涉重洋的深情厚意和依依不舍之情。前三句是说,你的行程虽难挽回,但我心中仍徘徊不决;虽然白发苍苍,志向依然坚定。第四句点明此行的原因是儿女折伤,时运不佳。第五句承上启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夜雨》。诗的原文如下: 纤纤玉手整丝桐,慢拨轻挥意未穷。 湘水秋波何宛转,巫山暮雨若朦胧。 情传帝子声声细,曲奏明妃叠叠工。 静夜知音怜蔡女,含愁多入七弦中。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释与赏析: - “纤纤玉手整丝桐”: “纤纤”形容女子的手非常纤细,“玉手”则指她的手如同玉石般细腻。“整丝桐”指的是整理乐器上的丝线
【注释】 老将:指年老的将军。皓首(白头):白发,这里指老人。蕴六韬:蕴藏着兵法和智谋。六韬:古代兵书,《六韬》为《太公兵法》的别名。胸藏兵甲尚英豪:指老将军胸怀韬略,英勇无畏。 昔年胡马争功去,今日麟台绘字高:过去胡人骑马争先,如今在朝廷中画上麒麟图,比喻有才能的人。 矍铄不忧来晚景,春秋未许便游遨:形容老将军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没有忧虑晚年之事。春秋未许:指老将军还未到老年就已为国家建功立业
十四日游旧绘春园,花十余本盛开 在十四日游览了已故的绘春园,看到十余朵花儿正盛开。 相待不相遇,凄凄离恨天。 花儿似乎都在等待,但终究没有等到相遇的机会,它们只能独自面对天空,流露出深深的离愁和哀怨。 孤清如此树,冷落向荒烟。 这棵树显得格外孤独,仿佛被遗弃在荒芜之地,无人问津。 闲步足闲赏,山边又水边。 我悠闲地漫步在花间,欣赏着山边的景色,又来到了水边,感受着不同的美。 心期无说处
【诗句释义】 1. 理安寺:一座古老的寺庙。 2. 古岑:指山,这里泛指山中的树木。 3. 幽丛不雨湿凉襟:幽静的丛林在未下雨的时候不会沾湿我的衣襟。 4. 微香冉冉经声肃:微风中传来淡淡的香气,经声肃穆。 5. 万绿冥冥鹤迹深:绿色的山林深处有鹤在飞翔。 6. 绝壑:深谷,形容地势陡峭。天光时隐见:天空的光偶尔能从深谷中露出来。 7. 一山秋气各晴阴:每座山都有一种秋天的气息,有的晴朗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惜春何忍见花飞:春天来临,花儿盛开时,诗人却不忍心看到它们凋零。这里的“花飞”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2. 张幕悬铃事已微:张起帐幕、悬挂风铃,这些原本用于迎接春天的活动现在都已变得微不足道。这里的“事已微”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3. 千里魂消同况味:随着春天的离去,我仿佛感受到了自己心中的悲伤,如同身处千里之外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赏月的七绝。诗中的“竹影”、“流连”都是关键词,它们都暗含着作者对月色的留恋和对自然的感慨。首句“半窗明月下瑶阶”,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夜景,明月高悬,照亮了瑶阶,使整座房子都沐浴在柔和的月光中。第二句“卷起珠帘光更佳”,进一步描写了月光如何映照在珠帘上,使得珠帘更加明亮,如同珍珠一般璀璨。第三句“竹影风吹移不定”,则描绘了竹影随风摇曳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而又动荡的感觉
注释:古人争春,近时没有。杏花的芳姿和丽质互相扶持。将来我一定要实现凌霄志,采摘回来作合符。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杏花之美丽,抒发自己的抱负与志向。首句“古有争春近有无”是说自古就有争夺春天的事,但近来却很少见。“古”指历史上,“近”指近代,“无”即没有。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就有人想夺取春天的美景,但近代以来却很少有这种情况了。次句“芳姿丽质两相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里寻找春意却未果的感受。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寻春: 本诗的开头,"寻春"是主题,表明作者想要找到春天的感觉和景色。 1. 日日寻春不见春 - 这句表达了诗人连续多次寻找春天但始终未能如愿以偿的情况。"日日寻春"说明这是一次持续的行为,"不见春"则表达了失望之情,即尽管反复寻找,春天依然不在眼前。 2. 芒鞋到处踏芳尘 - 描述了诗人为了寻找春天而四处奔波的情景